刚刚上任的李邦华简直想死的心都有了,这就是一个烂摊子啊。
京营不是号称十万嘛,就算没有十万,有个七万、八万也行啊。可是只有区区的不到两万人,是个什么情况?
李邦华看着花费了整整三天统计出来的数字,差点没哭出来。
先把人数先放一放,看看士兵的战斗力怎么样吧,李邦华这样想着,直接来到了羽林左卫的营地。
金吾、羽林等十九卫负责守卫皇宫和巡警京城各门,如果这几个卫的战斗力都不行,那别的卫也就不用看了。
李邦华让指挥使先把士兵集合起来,指挥使听后站上检校台,向士兵下达了集合命令,只见一营士兵变得乱哄哄的,毫无章法,好长时间才站成了队列。
李邦华忍住眼角的抽动,令士兵们拿起火铳,填好弹药,点燃火绳,最后大喊一声:“放!”
只听见稀稀拉拉的枪声响了起来,参差不齐,好多还发出了臭弹特有的“噗呲”声。李邦华看到这里,再也绷不住,直接大骂道:“什么狗屁玩意儿!”
骂完就直接转身出了营门。
李邦华虽然被气的出了营门,但他并没有放弃调查,他先后又发现了战马外借和士兵私自贩卖装备的问题。
李邦华本着债多了不愁,虱子多了不痒的态度,继续调查,又发现了部队的军费和储备银也被挥霍一空。
皇上真是给了我一个好差事啊,李邦华苦笑了一声。经过一天的思考,李邦华终于想出了基础的整顿方案。于是李邦华赶紧点起油灯,连夜给崇祯写了一份奏折。
清晨,皇极殿,黄琉璃瓦重檐庑殿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
“众爱卿可有本奏啊?”
崇祯直接开口了,他挺直腰板,就像是一头想要龇牙的猛虎,俯视着殿中的群臣。
群臣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似乎都发现了崇祯今天不一样的气势,于是一个个选择了沉默,不想触这个霉头。
崇祯从御桌上拿起一本奏折,对王承恩吩咐道:“念。”
王承恩接过奏折,看了一眼,随即开口念到:“臣毛文龙顿首:昔日刘兴祚欲降,臣问计于陛下,陛下命臣全权处之。臣感念陛下之信任,与刘兴祚约好二十一日里应外合。
今刘兴祚于昨日三更,用心腹起乱兵于复州军营,而后大破复州军营,后又会同我东江军连破金、盖、海三州,将四州建奴屠戮一空,四州之汉民得以回归,劫掠所得粮食和药材等重要物资不计其数。
臣为陛下贺,为大明贺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崇祯元年六月。”
王承恩念完奏折,殿中竟鸦雀无声,过了好一会儿众臣齐齐跪倒,开口高呼道:“臣为陛下贺,为大明贺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“朕欲尽起东江镇之岛民,迁往耽罗岛,东江镇只留可战之兵与建奴周旋。”
崇祯想了一下:“可命登莱水师一路运输和护送。”
崇祯话音刚落,只听得殿中一位大臣质疑道:“敢问皇上,这耽罗岛可是我大明罪囚的发放之地,怎可用之于百姓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