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杏文学
精选小说推荐

求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小说的全文免费阅读链接

由著名作家“闻信”编写的《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》,小说主人公是陆远,喜欢看都市种田类型小说的书友不要错过,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小说最新章节第91章,已经写了120796字。

求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小说的全文免费阅读链接,这本小说主要讲述了:站台上人头攒动,黑压压一片。喇叭里循环播放着《知青之歌》。听到火车进站的声响,正叮嘱出门在外各种事项的韩春梅,在儿子脑袋上一拍:“到了乡下可别招惹那里的姑娘,你要是管不住裤头,回来老娘我扒了你的皮!”…

求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小说的全文免费阅读链接

《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》小说最新章节试读:见李根田赶着牛车走远,陆远这才慢悠悠回到知青院。一路都在琢磨晚上即将发生的热闹,可也只能断定跟三舅这事有关,具体的他就琢磨不透了。但听李根田的口气,这种热闹应该不是第一次,也就是说程刚他们这些老知青应该遇见过。回到院里,新知青正好奇地围着老知青打听村里白天发生的事。六队的两个老知青似乎品出点味来了,不过大队长挨骂这事还真不好往外宣扬。

《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》精彩章节赏析

站台上人头攒动,黑压压一片。

喇叭里循环播放着《知青之歌》。

听到火车进站的声响,正叮嘱出门在外各种事项的韩春梅,在儿子脑袋上一拍:“到了乡下可别招惹那里的姑娘,你要是管不住裤头,回来老娘我扒了你的皮!”

陆远很想来上一句,“您就瞧好吧,一准给您带个大胖孙子回来。”

可接收了原主的记忆后,只能根据原主性格做出回答。

他笑着伸手擦去母亲脸上的泪珠,“您呐就把心放肚子里,嘱咐的话儿子都记心里了。”

由于大批知青在农活上的拖拉和差劲,使得不少人被村民针对,这些人很难融入当地的同时,生活上愈发艰难。

家里条件好的,可以经常寄些钱票、物品过去缓解一下。

然而,很多家庭条件差、在家不受待见,还吃不了乡下这份苦的知青,当然会脑子一转寻求别的出路。

比如,和当地人结婚。

届时,有了婆家或丈母娘家的帮衬,没有了无休止的农活,也能填饱肚子,日子肯定会好上许多。

不过,一旦知青在当地结婚,哪怕你的家人弄到回城工作名额,相关单位审查时也会把手续给你拦下来,这无疑是自断了回城的路。

回到当下,陆远和家人相拥告别。

韩春梅伸手轻轻抚摸儿子脸庞,眼中热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掉落。

一旁三个姐姐和小妹,想到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,也忍不住哭了起来。陆父悄悄转身,抹去即将流出的泪水。

大姐夫眼眶通红,匆忙间褪下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,塞进陆远上衣兜里。

“敢对我大姐不好,回来照样捶你。”

陆远笑着揽了揽大姐夫肩膀。

大姐夫的眼泪终于还是落了下来,咬紧牙关点头道,“放心,不给你机会。”

和几名发小、同学依次相拥后,陆远再次回到韩春梅身边:“妈,我走了,您和我爸保重身体!”

“安顿好了以后,记得给家里来信报平安!”

“小弟,你赶紧上车,这里转车人多,找个靠窗的位置坐,一路下来也可以开窗透气。”

陆远点头,深深看了家人一眼,转身走进车厢。

知青专列不假,可很多其他城市的知青都要在这里转车,晚了别说靠窗的座位,有没有座都得另说。

很快,他发现一个靠窗的空位,然而就在往那边走的时候,一双手却是扒在了窗上,这是要走捷径扒窗进来的节奏。

陆远大跨步过去,一屁股坐在了位置上。

扒窗的青年看起来和陆远年纪相仿,同样十六七岁的年纪,张了张嘴估计想说点难听的话,结果被陆远一瞪眼吓了回去。

陆远在家娇生惯养,即便在这个艰苦年代,他也不缺营养。

十七岁的年纪,个头已经窜到一米七八,身形更是壮实。

论打架更是不在话下,东起南锣鼓巷,西至地安门外大街,全长五百多米的帽儿胡同,多少个大院,哪个同龄的孩子小时候没挨过他的打!

一个眼神吓退扒窗的小青年,一点不夸张。

陆远将头探出车窗,和家人做最后的告别。

陆妈在窗边依旧重复着出门在外要注意的一些事情,这些碎碎叨叨的话语听在陆远耳中,却是格外温暖动心。

仅半个多月相处,如今分别,纵使陆远已经在克制,仍免不了酸了鼻头、红了眼眶。

火车缓缓启动,发出巨大的轰鸣声。

陆远已经听不清陆妈在说些什么,只能探出身子和手臂,不停挥舞着。

姐妹们边哭边追着火车和陆远挥手,直至火车的速度提上来,直到双方看不到彼此。火车速度越来越快,很快将四九城车站抛在身后。

车厢内气氛沉闷低迷。

这些青年刚刚经历与家人离别,又要到一个不熟悉且并不美好的地方去,心情低落在所难免。

这年头的火车和后世绿皮车一个样,一排五个座位,一边三座,一边两座,中间有走廊隔着。

陆远所在的是两座,靠窗位置。

因为是知青专属车厢,放眼望去大多都是高中毕业,按规定作为知青下乡的年轻人。

人一多,气味难免难闻,空气都变得稀薄了许多。

走廊对面靠窗的青年,此时正开着车窗吞云吐雾。

不少人包袱里携带着大蒜等刺激性食物,和空气中的脚臭味、汗臭味混合在一起,让人难以忍受。

而且绿皮火车的厕所设计极为简单,采用直通式,在排泄物离开你身体一秒后,由于列车高速行驶,气流压力会将粪便强力分解并抛散。

甚至会分解成气雾状颗粒,弥散在空气中‌。

不仅污染环境,还会导致气味窜进车厢扩散。

陆远旁边坐了个瘦高个青年,戴着眼镜,斯斯文文的模样。

对面则是两个小姑娘,其中一个鸭蛋脸,明眸皓齿,乌黑的头发绑成两个麻花辫垂在身前。

另一个皮肤白皙,一双大眼睛清澈透亮,脸庞带了点婴儿肥,透着一丝稚气与可爱。

两人均是美人胚子。

尤其是脸上带了点婴儿肥的姑娘,小小年纪竟是细枝挂硕果。

从两人的衣着、外貌判断家中条件应该不错。

不过她们下乡后的日子就难说了,如果家中有兄弟,那么家里的资源必定会倾向另一方,导致她们在乡下的日子会很难过。

受时代风气影响,男孩更享受偏爱。

就像陆远被一家人当做“打手”养起来一个道理。

干活干架,保家护院,还兼着传宗接代的使命。

陆远也仅是瞟了一眼对面,便瞥开目光。

虽说看两眼不至于被安上流氓的罪名,可被不熟悉的男人一直盯着看,难免让对方觉得眼神露骨。

旁边眼镜青年朝陆远腼腆一笑。

“同志你好,你也是下乡的知青吧,我是来自四九城的孙志伟。这次下乡的地方是黑省,红河地区太平县卫红公社的朝阳大队。”

“我叫陆远,同样来自四九城。”

陆远微微点头,“我下乡的地点也是黑省红河地区太平县,不过是红旗公社的王家围生产大队。”

说罢,陆远很自然的将目光看向对面的两个姑娘。

而此时,两个小姑娘正认真听着陆远和孙志伟的对话。

脸蛋上带着婴儿肥的小姑娘满脸惊奇,带着一口软糯口音:“我和陆远同志的下乡地点一样,红旗公社的王家围生产大队。”

紧接着婴儿肥女孩补充道,“忘记介绍了,我叫张红娟,来自沪市。”

“你们好,我叫魏思思,来自江浙。下乡的地点和红娟同志、陆远同志是一个地方,红旗公社的王家围生产大队。”

见三人都介绍完了,鸭蛋脸女孩这才娓娓开口。

招呼打完,四人便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起话。

交谈中得知几人都是高中毕业,年岁十七。

他们的下乡地点都在一个县,后面还要在火车上一起度过两三天时间,这时候熟悉一下还是很有必要的。

一旦有人上厕所或去接水,也好有人帮忙占座看行李。

小说《年代1973:从知青下乡开始》阅读结束!

继续阅读

登录

找回密码

注册